網站正在升級維護中,請稍后關注……
目前秋白菜價每公斤0.2元左右,賣菜就賠錢,一些菜農寧可讓白菜爛在地里也不賣
現在我市秋菜銷售進入后半段,大白菜越賣越便宜,從早先的0.4元每公斤到0.3元每公斤、再到現在的0.16元每公斤,更便宜的還有0.1元1公斤的。當市民正感嘆今年的白菜真便宜時,不少菜農卻很無奈,有人甚至一氣之下決定不賣了,“寧可白菜爛在地里也不賣”。
現狀:賣菜就是賠錢
日前,記者在張忠堡村采訪時看到,不少菜農家里還有一少半的白菜沒砍,就那么擱在地里?!盀樯恫毁u”,一說到這個問題,菜農們話多了起來。村里的老張告訴記者:“賣啥啊,從地里走才0.08元1公斤,到市里多說能賣上0.10元每公斤,我還得自己砍、自己雇車、中午還得請司機吃飯,這一畝地的白菜連功夫錢都掙不上,還賣啥啊,就放在地里,誰要買就自己來砍,實在賣不動我們就自己吃,吃不了就爛地里吧,就當養地了?!?
多數菜農的心思都與老張相同。騰鰲農村的菜農劉賀今年砍菜略晚了幾天,到市里一打聽,菜價飛速下降,他的白菜賣不到0.2元1公斤,老劉一算細賬,三畝地的白菜就算全賣了,得賣上10天,可一天就得賠50多元錢,“那還賣什么勁??!”
預計:十分之一秋白菜賣不動
10月上旬我市相關部門統計,今年我市秋菜總產量約達1.34億公斤,為歷史最高水平,其中大白菜6610萬公斤,比去年略高,而且今年的白菜均是凈菜上市。在東鞍山鎮中所屯村,記者看到地里的秋菜一家好于一家,村民都說今年的白菜好,一點兒爛葉都沒有??刹还懿碎L得多好,就是少有人問津。
記者從農業部門獲悉,盡管沒有詳細統計今年我市有多少白菜滯銷在地里,但根據他們所了解的情況初步估計,今年我市約有十分之一的秋白菜沒賣出去,也就是說約有660萬公斤的白菜可能會爛在地里。
原因:生活富裕市民觀念改變
秋菜價賤與市民生活富裕、不用再像前些年那樣大量存儲秋菜大有關系。過去,幾乎家家戶戶必買秋菜,居民樓前、窗臺上、走廊里到處都是大白菜、大蔥?,F在那樣的場景越來越少了,很多新小區根本難以看到。
就像市農委市場處蘇副處長分析的,現在南北蔬菜大流通,冬季菜價也不貴,冬天吃夏菜很正常。雖然秋菜還是人們餐桌上的必備品,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時令蔬菜不僅品種多,而且一年四季不斷,超市里應有盡有,大家想吃啥有啥,沒人愿意費力儲備秋菜。另外市民居住環境改善了,漬菜的大缸根本沒地方擺,加上取暖條件改善,就算漬菜也會爛在缸里,所以買菜的市民越來越少了。
而現在年輕人根本不買秋菜,只有一些中老年人和餐飲企業、單位食堂才是秋白菜的購買主力,多數市民一般就買十幾棵。買秋菜的市民一年比一年少,而秋菜種植面積沒有太大變化,這自然導致秋菜的失寵。
解決:變觀念適應“市場”找商機
“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”,秋菜不好賣是菜農必須接受的現實,必須想辦法改變。
市農委人士表示,菜農改變現狀其實有辦法,一是在種植傳統白菜、土豆等秋菜的同時,適量種植胡蘿卜、南瓜、雪里蕻等多個品種,滿足市民對秋菜多樣化的需求,擴大增收的途徑;二是改變過去動輒過百公斤的包裝模式,現在都是小家庭買回去根本吃不了,賣菜時盡量把土豆、大蔥等分成小包裝,適應小家庭的需要;三是增加冷窖多儲存,按非時令菜到市場上零賣;四是不賣秋菜而是增加加工手段,把白菜變成附加值高的辣白菜或酸菜賣?!安贿^,今年價低不意味明年價也低,可能很多菜農寒心了不種秋菜后,明年種秋菜的人少了,反而會物以稀為貴”,市農委人士如此說。(千山晚報) |